现在是一起插秧的外公,还是田头路过的乡亲

现在是一起插秧的外公,还是田头路过的乡亲

标题是最后改的,来自最后一张图。

image

上周末在家,小朋友给秀他的手稿,并当作教材给我讲解,然后我发现下面有一行字,资料来源(忽视那个天文大百“料”),这是之前他从未有过的操作,国庆关于台风那一文里面,最终版让他审核了好几次,在那个文章最后面我有把所有查到资料的网站都放在了最后,我想可能是那时候的火苗烧到了他。

假期跟他两个人去泉州玩,我用手机记录的时候想画面,找拍摄位置,用网上现学过来的一些运镜方法拍视频,然后他回来用手机对着自己摆的玩具飞机场,也玩起了运镜的操作。延时摄影,我正常也就是拍风、云、车流,记录时间转瞬即逝的感觉,他也用延时摄影拍,也拍过台风天的云、风,然后某刻他拍自己玩,我看了看发现,人物在画面里面一种卓别林的效果。

当然从小我们也给他报过其它的一些培训班,有到现在还一直持续的,有最终收效甚微无法继续的。

其实孩子与生俱来就有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我们所认为的教育理念,其实是来自于我们曾经学习的知识、环境或者我们的父辈传达给我们的教育经验,我们大部分时间做的都是灌输知识,他们应该怎么做,他们不要这么做。我们很少愿意去让他们自己走一次,总喜欢在提前给他们预防着,用我们之前获取的经验,“前面有个水坑别踩”“再吃一点,一会要饿的。”等等等等,看似我们为其看护得无微不至,美其名曰帮他们排除了多少风险,少走了多少弯路。换个角度看一下,是不是我们剥夺了他们体验某个事件的机会和过程,而且还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其实饿了他们自己会说,踩到水坑了他们会知道奥原来踩了会脚湿,他们做自己,会学到只吃这点不够到下一顿,水坑踩了会湿,我们照了爸爸妈妈的方法从边上绕就没事了,也许他会发现拿个砖头放进水坑里垫过去,又或者他们就是想踩一下水坑,而我们提前做了这些,砍掉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机会不说,在他们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执行的时候,最终还给他们冠以一句“为什么不听话”的罪名。

image

我们一直站在我们的角度上去看待他们的世界,我们逛街和逛超市的时候的视角跟他们的视角不一样,我们看着被摆放得乱七八糟的房间的时候,也许在他们的视角是一个待探索的迷宫世界,我们看着衣服上溅满的泥点,也许他们感觉是征服泥塘留下的勋章。我们要做的可能就只要陪伴辅助就好了,在他体验的过程中提供尽可能的保障,实在太饿了能给他提供一块饼干,踩湿了的时候帮他把鞋脱掉,在他们充满好奇,自行体验世界的过程中做好后续的保护和准备。

高端局一个打野敢冲锋陷阵,一个射手敢在对面脸上输出,那么他们的辅助大概率很强。作为一个辅助主要职责是引导和指导孩子调节自已,获得对事物的掌控感。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接受这个世界的挑战。未来他们有可能会经历人生中那些艰难时刻--比如丧失、挫折、失望 ,只有我们能帮助他们度过, 要让这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成为限制其成长的绊脚石。

image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发展个性,让他们健康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天性。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文化里,教育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孩子们天生的感受、思维和意愿被外加的观念所取代。

最早要压抑的感觉之一便是敌视和厌恶。起初,许多儿童由于与阻碍他们发展的周围世界发生冲突,都有一定程度的敌视和叛逆倾向,由于他们势单力孤,便不得不常常屈服。教程过程的目的便是除掉这种敌对反应。采用的方法各异,从恐吓和惩罚,把儿童吓得害怕,到巧妙的哄骗或“耐心解释”,把儿童弄糊涂,使他完全放弃他的敌视,不一而足。儿童开始放弃表达自己的感觉,并最终放弃了感觉本身。此外,还教育他不要理会他人的敌视与不诚实,要压抑自己的这种意识,但有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儿童有注意此类消极品质的能力,大人的花言巧语通常不容易蒙骗他们。他们仍“无缘无故”的厌恶某人--唯一的原因就是觉得那个人身上透出的都是敌视与不诚实。这种反应很快受到打击。儿童不久便达到了一般成年人的“成熟”程度,并丧失了辨别好人与坏人的能力,只要坏人不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

另一方面,在早期的教程中,人们教导儿童要有根本不是“他的”感觉,要特别喜欢人,要与人为善,要微笑待人。教育没达到的目的常常在后来的生活中由社会压力来完成。如果你不面带微笑,别人就会说你缺乏“令人愉快的人格”,如果想买卖成功的话,无论你是个女服务员、售货员还是医生,都必须有令人愉快的人格。只有那些处在社会金字塔底层和顶端的人用不着如此,前者靠出卖劳力为生,后者则没有必要特别“招人喜欢”。友好、微笑能免表达的所有东西,都像电开关一样,成了自动的反应。

image

很多事情没有变,很多事情已经变了。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90年代的教育,那时候小学还没有英语,当然也没有补习班这一类的概念,父母也不会管你作业有没有做,直到第二天到学校该罚站的罚站,该罚抄的罚抄,就算是揪着你耳朵打两下,也是学校的日常生活范畴,你可以告诉家长,告诉家长会换来另外的一重揍,比老师这个要严重得多的教训,来自鞋底,或来自木棍,因为父亲不愿意拿手打你,不怕你疼,他怕自己手疼。从那以后学会了作业这个事情很重要,就算前一天放学路上玩得多么欢快,前一天晚上的电视多么诱人,你第二天早上到学校也会在同学友谊的帮助下,匆匆忙忙一定要把作业完成。对于成长知识的教育家长完全信任老师,老师全心全意为了每一个学生好,下着大雨的天,教室的门开不了,老师跟我们一样一起翻着窗户进来上课。老师会在你不认真学习的时候对你声色俱裂,同样会在闲暇的时候跟你嬉笑玩闹,那个时候园丁真的是园丁。

然后一切好像不一样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互相不再信任,家长无条件信任老师的心开始动摇,老师相信家长会无条件相信他们的心也开始动摇,老师不再敢严厉的管教学生,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他们承受不了的后果。互联网的兴起,老师会在互联网的工具里面,跟家长更多的互动,家长参与到了更多的教学当中,“孩子的长成需我们共同的努力!”。然家长没有接受过师范培训,家长也没有教学经验,别说教学经验了,就是为人父母的经验也都是零。我们开始用之前父辈对我们的经验来实施给下一代,又或者受外界的不知名的影响的方法来进行,可不可以这么说,我们用我们所谓的经验和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来参与了教育孩子?那孩子按照我们当前的框架去要求他,最后最大的范围不也就是我们的认知范围吗?当然孩子有可能比我们更聪明,毕竟进化的基因会越来越好,那他更聪明,他学得好应该是他自己应该自豪的事情,他学的不好也他应该反思的事情。我们家长当然可以因为孩子考的好就跟孩子一起感到高兴,但孩子考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跟着孩子一起反思,而不是觉得只是孩子应该反思。

我们从来没有质疑过我们理解的这些方法的正确与否,我们每天都在受着环境对我们的支配的影响,也许父辈的那些方法在我们那个时代是对的,但时代在前进,很多事情不一样了。我们上学的时代可以跟同学一路打打杀杀的回到家,可以周末爬树下河摘果捞鱼虾,我们不管是上学还是非上学时间都是同龄人一群一群的奔跑跳跃,现在好像孩子淹没在了默名其妙的技能成长班中。

我们的知识都是基于外界环境影响我们的,如果我们一直停滞不前,那我们教孩子的终点也会停滞不前。就像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人,他能给孩子描述的世界也仅限于他生活的这个小村庄。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我们自己就必须先拥有这样的视野。如何我们仍然沿袭着上一代的观念和方法,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式里,他们怎能能跳出来应对更新的世界?

我们每天都在被世界左右着,也许你每天回答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你自己想做的决定,比如“你今天要加班吗”,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想加班,但最终回答“要加班”,这时候我们还知道我们本意是不想加班。这些是我们还能知道的本意,但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情况,但你理解的本意真的是你的本意吗,还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情人节很重要的吗?还记得你最初的爱好怎么变成了其它的爱好的吗?佳能拍人,尼康拍景,索尼拍视频,我经常随时就说,但我连尼康的机器都没有试过。南通那个23岁的小孩利器出手的那一瞬间,是他自己的决定,但又不是他自己的决定,我们对很多事情的情感,抑制、赞同、热爱、仇视等等等等,外界无时不刻的不在影响我们,让我们为之狂热。比如你现在看到的上面的这些内容,也是外界的一部分,如果可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了----比如教育。

关于陪伴

从出生到3岁,每天24小时,平均算他们有一半的时间在睡觉,我们陪伴的时间是:12X365X3= 13,140

从4岁开始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日常时间我们按8:00-16:00算,这时候我们就算8小时睡觉时间,我们的陪伴时间是:8X365X3= 8,760小时,没有分周末和寒暑假,其实放假我们也是在正常上班作息时间。

从7-12岁开始小学,按7:30-17:30时间算,同样扣掉8小时睡觉,我们的陪伴时间为:6X365X6= 13,140小时

从13-15岁初中开始,按7:00-20:00算,扣掉 8小时,我们的陪伴时间为:3X365X3= 3,285小时

从16-18岁高中结束,按6:30-22:30算,扣掉8小时,我们的陪伴时间为:2X365X3= 2,190小时

从出生到18岁的时间里,真正我们陪伴的时间算一下总和:13,140+8,760+13,140+3,285+2,190= 40,515

Table

年龄段

每天陪伴时长

总计时长

0-3岁

12小时

13140小时

4-6岁

8小时

8760小时

7-12岁

6小时

13140小时

13-15岁

3小时

3285小时

16-18岁

2小时

2190小时

总计

40515小时

换算成天:4.625年。而且从幼儿园之前就占了这其中的1.5年,从幼儿园开始之后,到18岁成年陪伴的时间也就是3年。在保证其自主、乐观健康成长的情况下,尽可能让一些更美好的回忆陪伴他们。(未验证计算中是否有误差。)

image

刚好看到语文卷子上的一文,我们现在是外公,还是路过的乡亲?

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