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黑白

image

五彩斑斓的黑白

因所处岗位相关,圈内经常流行的一个梗---“给我来一个五彩斑斓的黑。”意思是嘲弄甲方爸爸完全不懂设计瞎指挥。上周在公司经历了一些尘埃落定的事情之后,脑海中涌现出许多情绪,一时间没有重点,想写一些东西表达出来,无从入手。

恰逢今天小朋友的书法考试,地点安排在公园附近的一所中学。五月中旬的太阳,正萌生出想要挂上"烈日"标签的念头。操场碧绿色的草坪盖着土地,红色的跑道被白色线条分割,幻想限制着绿色的覆盖范围,四周矗立着绿色正浓的树木,默默围观注视,微风吹过,些许还带着绿色的树叶飘落到红色的跑道上,多少带着一点点对红色嘲讽。我站在树荫里,思索着那些想法,在那么一瞬间,我看到了思绪里的黑白。

image

假设我们面前有一道彩虹🌈,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正常人的眼中,它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哇,真美啊,五彩缤纷的彩虹!"

但是,一个全色盲的人看到的却只有黑白灰阶的色彩。按照他们习以为常的认知,他们无法用"五彩斑斓"来形容眼前的彩虹。

那么,如果反过来呢?

如果我们这个世界大部分都由全色盲者构成,他们从一开始接受到的知识就是"五彩斑斓"用来描述彩虹,那么非色盲者是否还会用"五彩斑斓"来描绘这道彩虹呢?

追本溯源,彩虹本身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它从未改变,变化的只是人们对它的描述方式。

image

描述是情绪的表达,人们使用什么样的词汇,与当下的心境息息相关。今天我眼中光芒万丈的太阳,明天可能会变得暗淡无光,因为心中的希望与失望。有人能从黑白的余烬中看到"春风吹又生",有人却从灰烬里看到无边的绝迹荒凉。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怀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情感。这时,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句子:"喧嚣热闹的孤单""平静如水的波涛汹涌""有些人在/不在,其实已经不在/在了"。

所以当甲方再跟你说“我要一个五彩斑斓的黑”,不是需要一个“五彩斑斓的彩虹”的时候,放下你想要跟他去讨论明白想法,试着带他先去逛逛五彩斑斓的霓虹灯,要么换一个在他刚刚遨游了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的日子里,再去跟他面对面聊聊,是否还会有那个“五彩斑斓的黑”,“黑,给我一个纯黑,rgba(0,0,0,1)的那个纯黑”,又或者无所谓什么黑、白了,没有黑了,因为我现在心情是五彩斑斓的。情绪,主导着人们看东西和想要的东西的形容词。

image

希望是很特别的情绪,希望是潘多拉魔盒中最后残存的美好,它赋予人们勇气和力量,去追寻梦想,去相信美好终会到来。希望可以让人想做某事,并且获得相信一定会成功的概率。人们心怀希望去做事情,意味着一定心怀某种程度上的不屈不挠,他会相信一些积极的东西会成为现实,即使此时有不少与之相反的事物发生。希望是一个人对与其相关的事件,环境等因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感情产出。

希望总是与某个目标相连,或是期盼某件事情的发生,或是渴望实现某个愿望。我们希望伴侣在生活中永远快乐,希望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希望同事会珍惜一起共事的美好时光,我们希望,人们一直都有希望。

查尔斯·斯耐德的《希望感量表》认为,一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决心就是他们的希望感,希望会驱动你寻找实现目标的不同方法,不辞疲倦,寻找的方法越渐增多,会反过来驱使你更相信可以促成并实现这些目标。

内向、社恐、热爱绝对安静,我对自已的一些定义,带着排斥人群活动的属性。组织活动?想都别想,痴心妄想。心怀希望,我想要编织一个活动,跟他们一起编织一个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一定要达成的目的,如果开心算的话,只是单纯地享受过程,就像无限游戏,没有明确的通关定义,做了会享受那个过程,不做就是失败。像热恋中的人们,享受着每一天的甜蜜时刻,虽然没有最甜蜜的明确定义,一旦放弃,就意味着这段恋情的结束。正是因为希望,那个摇摇欲坠、连老天也不看好的阴雨天,我们硬给它贴上了欢声笑语的标签。风雨果腹,身上挂满了晶莹,躯干沾满了泥泞,会不会是回忆里一段干净的曾经。

image

正如查尔斯·斯耐德所言,希望总是与目标相伴。我看到的那些堆砌起希望的目标,一砖一瓦,虽然有些面砌得千疮百孔,有些面是精雕细琢。渐渐地,我发现,这样怪异的目标,看久了,竟也顺眼了起来,他们总会好起来的。

曾经想过用她们雕琢希望的方式,雕琢她们的节日,怕她们抑郁在我的方式里,又或者怕她们到时候用更热爱的方式让我抑郁,思索越久,想法越多,最终想法的土将想法埋葬。命运还是巧合,在将要临近的窗口,五月的微风轻轻吹灭了它。

十月的天空湛蓝明辙,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

十月的阳光明媚灿烂,照耀无尽的温暖光芒。

十月的田野风吹麦浪,蕴藏无限的机遇与希望。

十月的你们,遇见皆是美好。

始于十月,在动车上的执想,在宁静的五月关上了窗。

image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很开心看到你开始不在乎的状态,当你不再在乎的时候,更多的美好闻香而来。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