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日记一VAK学习风格和NLP沟通法
这段是最后补的
本意想学习学习NLP的,结果看着看着发现NLP实在是有点深,然后就是一个偏养育男孩的学习笔记了
什么是NLP沟通法?
先是沟通
首先沟通的定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非语言方式传递信息、思想、情感和意见的过程。
这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沟通能够建立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合作、理解,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相互感情等。
沟通的几个要素:
发送者:信息的源头,发送信息的人
接收者:接收并解释信息的人
消息:要传达的内容,语言、文字、肢体动作等
渠道:传递消息的途径或媒介,面对面?电话?微信文字?
反馈:接收者对消息的反应,反馈有助于确认信息是否被正确理解。
沟通的目标是确保信息能免准确传达和理解,不要出现偏差。为了实现这一点,沟通者需要清淅明了的表达自已的意图,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观点,以及及时提供反馈以便调整和修改信息。
再是NLP
Neuro(身心) Linguistic(语言) Programming(程序)
Neuro(身心) :
指神经系统,通过五种感官获取外界的资讯,上一个文章提到的五种感官:
视觉(V)、听觉(A)、触觉(K)、味觉(G)、嗅觉(O)
Linguistic(语言):
指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口头、文字、肢体语言等。
Programming(程序):
是指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习惯性的程序。
通俗的来说,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经过习惯性的程序思维反应,直接用语言去输出。
别人冲你一声大喊“你瞅啥?”
习惯性的一句回应“瞅你咋滴”或者笑着回应“瞅你真好看”。
都是NLP的模式。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的时候,这种习惯行为模式,大部分不会存在过多的副作用,当然也不排除那些因为“瞅你咋滴”一起去派出所和医院报到的案例。
但如果我们需要通过沟通来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时候,比如项目目标、会议决断,或者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我们就需要建立更顺畅的沟通,拉进彼此的距离,而不是推得更远。
VAK学习风格结尾说的一个故事
一个失明的老人坐在路边乞讨,旁边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 他是那么可怜,可是路过的人却很少回应他。
一位漂亮的女士经过,回身,把老人用来乞讨的纸板翻过来,刷刷写下一行字,离开。奇迹发生了——路人纷纷把硬币放到了老人跟前。
长日将尽,女士再次回到这里,老人问她:你在我的纸上写了什么?女士回答: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
她写的是:"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却看不见。"
你说的多对没有用,对方是否听得明白最重要。
无论是孩子、伴侣,还是朋友、客户、同事,和别人进行沟通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中间会碰到不同的障碍,自已没懂对方的,对方没懂自已的,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了解
我们都是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每个人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然后每个人又都有自已喜好的沟通模式。感知世界的方式不一样,加上沟通模式又不同步的时候,就出现了“鸡同鸭讲”的情况。所以在沟通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沟通模式是同步的,才能更好的拉进距离。
NLP心理学认为,每个人接收外界信息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触)觉型。
这个跟VAK的学习风格一致。
视觉型的孩子,能在脑中立刻产生图像化的信息,他们表达的时候在脑中先浮现出一幅画。他们说话的时候可能会一个词一个词的往外蹦,碰到这种情况,你不要打断他们,不要对他们说“你说这么快,别人怎么听得懂!”之类的话,他们具有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倾向。他们不太在意你们在说什么,所以跟他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就一面听一面补充他们说的就行了。
听觉型的孩子对声音、语言很敏感,这类孩子也大多喜欢数字。他们擅长记住游戏卡牌的文字。他们在记住语言或者语意的时候,通常会通过声音来记忆。
感觉型的孩子说话语速比较缓慢,有时候他们说话让人不得要领。我们要有慢慢聆听的心理准备。避免使用那些“快点说,你要说什么呀”催促的语言。他们会更容易急躁,说话不加思考,更不得要领。他们还经常会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所以我们多关注他们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
总的来说,视觉型看世界,听觉型听世界,感觉型感受世界。
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比方说,提到夏天,视觉型第一反应“看到”耀眼的水泥路面,碧绿的树木;听觉型第一反应“听到”吱吱吱的蝉鸣,轰隆隆的雷声;而触觉型第一反应“感到”那无边的炎热,雷阵雨过后的凉爽。
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
人的本性更倾向与自己觉得亲近的人打交道,在感到安全和被理解的情况下,才愿意敞开心扉。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与对方建立相对亲近的问题,那么察觉对方的“类型”,并慢慢与对方进行同步,大概率就能得到一个有效的结果。
我们都会带孩子去外面吃东西,比如KFC,看着孩子美味的啃着鸡腿,妈妈问“好吃吗?”,孩子等了一会轻轻的点了点头,有些时候我们不注意,容易认为孩子怎么没有什么反映。当孩子是感觉型的时候,我们跟他沟通就需要尽量与他同步,“这鸡腿美味吗?这鸡腿看起来又香又脆。”孩子容易更开心的回应你,当然可能他还是点点头,而不是开心的回答“嗯,好吃!”。
书中关于沟通用了五个部分来介绍的
- 回溯--告诉孩子你接受本真的他
- 调整节奏和引领--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 镜像--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 元模型--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 米尔顿模型--赋予男孩子勇气
介绍这个之前,有一个是我们整个过程都要在执行的:“聆听,不要急于评判”
引用网上的一个例子: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林克莱特接着问。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我们很容易下判断,我们动不动就想批判别人,我们常常没有听完对方讲什么?
孩子的思想和看世界的方式又跟我们的不一样,如果我们再不聆听他们在讲什么,就急于去评判,就演变成一个无法沟通,陷入僵局的场景,不然就是在迫于父母的威严中强制结束。
回溯--告诉孩子你接受本真的他
回溯就是原原本本接受孩子所说的,简单的说就是重复。
- 重复对方所说最后的部分
- 重复对方所说的关键部分
- 重复对方所说的关键词
“灰机咕咕(儿子看的一个BILIBILI的博主)真的很肝,真是个肝帝”
“他这么肝啊”
“是啊,开局啥也没有,只有一片土地和小草。”
回溯重要的就是不会加入自已的感想和判断,原原本本的接入孩子所说的,孩子感觉到我们接收了他的语言,他会很开心,他会愿意跟你说话,他会很乐意的把话题进行下去。
回溯在什么场景下都能使用,特别是男孩在有负面情绪的情况下,更容易发挥效应。
“气死我了,CC太坏了。”
不太建议的回复“不可以说小朋友的坏话”。因为这是对孩子的否定。我们需要的目的是他在事件中得到成长。
常规的回复“为什么呢?出了什么事?”。用询问来收集信息,然后用我们的标准来评判,找到解决方法。但我们最要的是让孩子会自已解决方法,这样在事件中成长。
回溯的回复“你觉得CC很坏?”。孩子觉得CC很坏,这是事实。我们只是重复孩子的事实。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孩子会更愿意在我们面前暴露自已的心声。我们要让沟通很顺畅的进行下去,让孩子在沟通中自已找到解决方法,让他慢慢建立“用我自已的力量也可以解决我自已的事情”的意识,这是一种能量。
调整节奏和引领--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当孩子情绪亢奋的时候来找你说事情,我们都很希望他别急,先冷静下来,但不管我们用什么平静温和的语气跟他说,都很难让他平静下来,我们先顺着他的节奏,带着点兴奋的情绪跟他沟通,然后我们慢慢的引领他把情绪平静下来。
调整节奏和引领的目的,不是要探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表面问题,而是先让孩子安静下来,然后再去探寻背后重要的那部分。千万不要想着一开始就要探寻问题,把自已的情绪也陷入进去。
男孩子在行为不受约束的时候,情绪是很亢奋的,这时候跟他们说什么都不会听进去。因此我们要跟上孩子的节奏,同时引导孩子。这样我们才会在跟他们的对话中游刃有余,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镜像--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镜像是成为对话另一方的镜子的方式去回应,从表情到动作都和对方同步。当然如果你完全模仿的话可能会让对方反感。所以是尽力效仿。
比如孩子斜头侧身跟你说话,那你也稍微侧下身跟他同上。孩子说话的时候喜欢加上一些手势动作或者情景表演,那你也加上一些手势。
这样可以更有亲近感,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元模型--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NLP的元模型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 删除(Deletion):指的是信息的丢失或省略。人们常常通过删除信息来简化语言,但有时这会导致信息不足或不清楚。
- 畸变(Distortion):指的是对信息的扭曲或变形。人们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解释相同的信息,这取决于他们的认知模式和经验。
- 一般化(Generalization):指的是从特定情况中推断出一般性原则或规律。当人们通过将特定情况归纳为一般性原则来理解世界时,他们可能会忽略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
举例来说,假设有人说:“我总是这样。”这句话存在一种一般化的倾向,它暗示了一个普遍的行为模式,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情境或细节。
当外面的环境还好的时候,这时候孩子说“外面太吵了,吵得我没办法做作业。”也许他正就不想做作业,外面的声响让他更加焦躁,这样他把原因和结果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连接起来,这就是畸变。
对于删除:
假设一个孩子告诉我们:“我不喜欢学校。”
这里面存在着很多的删除信息,孩子并没有提供他不喜欢学校的具体细节。我们可以用NLP的元模型提出一些澄清问题:
你不喜欢学校哪方向?
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让你不开心的地方?
你在学校有什么特别困扰的地方吗?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并找到解决他在学校遇到的问题的途径。这有助于建立更良好的沟通。
对于畸变:
假设一个孩子说:“我的老师总是讨厌我。”
在这个例子中,存在着信息的畸变,因为孩子使用了绝对化的语言,暗示他的老师总是对他不友好。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说法,我们可以应用NLP的元模型,并提出一些澄清问题:
- 你说的“总是”,你是否遇到过老师对你友好的情况? 这个问题挑战了语言中的绝对化,因为它暗示了可能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即使孩子认为老师总是不友好。
- 你觉得老师对你不友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助于孩子更具体地描述他所感受到的不友好,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他的观点。
- 你有没有尝试过与老师沟通或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孩子是否尝试过解决他与老师之间的冲突,以及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
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观点,并识别出导致他认为老师对他不友好的具体情况。这有助于促进更深入和准确的交流,以及对孩子与老师之间关系的理解
关于一般化:
假设一个孩子说:“所有的大人都讨厌我。”
在这个例子中,孩子使用了一般化的语言,暗示所有的大人都对他不友好。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说法,我们可以应用NLP的元模型,并提出一些澄清问题:
- 你认识的所有大人都讨厌你吗? 这个问题挑战了语言中的一般化,因为它暗示了可能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即使孩子认为所有的大人都讨厌他。
- 你能够具体描述一些大人对你不友好的情况吗? 这个问题有助于孩子更具体地描述他所感受到的不友好的行为或言语,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他的观点。
- 是否有一些大人对你友好或支持你? 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孩子是否有感受到任何大人的友好或支持,以及可能存在的正面的交流关系。
- 你认为为什么这些大人会对你不友好? 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孩子对于大人行为的解读,以及他可能认为导致大人不友好的原因。
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观点,并识别出导致他认为所有大人都讨厌他的具体情况。这有助于促进更深入和准确的交流,以及对孩子与大人关系的理解。
米尔顿模型--赋予男孩子勇气
米尔顿模型是赋予男孩勇气的一种方法,当孩子情绪低落,不安的时候,我们可以试试。
元模型是消除孩子表达中暧昧、模糊不清的部分。米尔顿模型是暧昧、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来鼓励孩子。(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双标吗?)
例:“这次比赛我是第一次当守门员,我行吗”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回答,“你肯定行”,我们常规的鼓励孩子的方式。
实际上,用暧昧的、无关痛痒的回应更合适。我们回答“你肯定行”的依据是什么呢?
“到现在你已经练习好久了吧”类似这样的表达就是米尔顿模型,练习了具体多久我们不知道,但既然去当比赛守门员,肯定有过很多的练习。用这样稍显模糊的言语,可以促使孩子自已去找答案。
“对了,我还在练习的时候接住了好几个好球呢”
像这样让孩子给自已打气。
附带一个,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做有效沟通,不做无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关注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境况,传达关心和关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而无效的沟通则是批判孩子的性格和人品,唤起焦虑和憎恨,制造问题和矛盾。
孩子在体育课上摔倒了:
有效沟通:我看到你摔倒了,你没受伤吧?要不要去医务室检查一下?
无效沟通:你怎么这么笨啊!你连走路都不会吗?
孩子忘带午餐:
有效沟通:我发现你今天没有带午餐,需要我借给你一些吗?或者你想去学校食堂吗?
无效沟通:你怎么又忘记带午餐了!你就是这么粗心,没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