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尽管变好,其它的交给世界!《社会性动物》

你尽管变好,其它的交给世界!《社会性动物》

看下面这张图,你会认为哪一个选手最有吸引力?

image

这是《社会性动物》 252页中的一个实验。

我们告诉一些男性大学生被试者,我们希望他们对那些正在代表他们学校参加一项类似课堂冒险游戏的智力竞赛节目的选手进行评估。他们要做的是评估对这些选手的印象,以及他们看起来有多么可爱。然后,他们会听到一位年轻人(刺激者)和一位提问了一系列难题的访谈者之间的访谈录音。我们有四个版本的录音采访。

在第一盘录音中,这位选手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实际上他似乎也非常完美,回答了92%的问题。当被问及他在高中的活动时,他谦虚地承认自己曾是一名优秀学生、年鉴编辑和田径队员。

在第二盘录音中,这位选手被认为是一位能力一般的人:他只答对了30%的问题,在访谈中他承认自己在高中时获得的只是平均成绩,在年鉴工作中只是担任校对员,参加了田径队的选拔但没能成功。在另外两盘录音中,“优秀”选手和“平庸”选手都犯了一个尴尬的错误:笨拙地将一杯咖啡酒在自己身上。(我们通过记录骚动和碰撞的声音,椅子的刮擦声,以及选手所发出的痛苦叫声显示他把咖啡洒在了自己的新衣服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有“破绽”的版本。

结果证实了我们所说的破绽效应:

  • 犯错误的优等生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
  • 犯同样错误的普通人被评价为最没有吸引力。
  • 完美的人(没有错误)在吸引力上名列第二位,
  • 平庸的人(没有错误)排在第三位。

显然,洒一杯咖啡本身没有什么吸引力。虽然这确实为完美的人增加了一个讨人喜欢的维度,使他更具吸引力,但同样的行为也会使平庸的人显得更平庸,因此也更不具有吸引力。这个实验给我们提供了证据以支持我们的论点:尽管较高的能力确实会使我们更具吸引力,但一些易出错的证据有时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吸引力。

我们用一个四象限图来说明一下

这是参加测试的四个选手的区别

image

理论按上我们的常归想法,优秀并且不犯错误的选手是最好的,应该最受欢迎才是。

但是这里实验的结果是,优秀且有瑕疵的人是最受欢迎的。

image

总结来说:

平庸的时候,需要时刻订着那些错误,避免错误将你的平庸放大,让评分变得更低。

优秀的时候,你不需要去刻意追求完美,因为那些小缺陷会变成你的特色技能,这些"失误"可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萌点"。

当然无论是否犯错,优秀的选手总是比平庸的选手更受欢迎。这告诉我们,你至少要保持优秀,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变好"不仅仅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喜爱,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度过更充实的时间。

完美主义则可能适得其反。实验显示,犯了小错误的优秀选手比完美无缺的选手更受欢迎。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给人以距离感,反而不利于建立亲和力,适度展现自己的不完美,反而能让人感到真实和亲近。

这就不难理解,当一个平庸或者负面的公众人物出现丑闻的时候,人们会一致的嗤之以鼻,一起站在至高点谴责,当一个正面的公众人物出现丑闻的时候,就出现不同的阵营进行辩驳,将这归类于不是丑闻的阵营人数可能占优。

image

正如书中所言“1961年,约翰·F·肯尼迪总统作出了一个可怕的决定,要入侵古巴的猪湾,企图推翻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这促使我对这一假设进行了实验研究。这次入侵是一个惊人的错误,并且至今仍被公认为“猪湾惨败”。但是,这次入侵并没有令肯尼迪的声望骤降,反而让人们更喜欢他了。”“在惨败发生之后,他没有试图找借口或推卸责任;他承受了全部责任。仅此一项行动,也便可以使自己在民众心目中更具吸引力。”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管有没有犯错,犯错了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人们会主动给你冠上勇于担责的标签。

image

我们常常因为担心结果而畏首畏尾,不敢全力以赴。但事实上,结果往往不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专注于当下,努力做正确的事,至于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就交给世界去决定吧。

保持这种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更加自在地生活和工作。当我们不再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不再执着于完美无缺的结果时,反而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设定目标,不断前进,但同时也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生活,欣赏进步的每一步。

你要相信,你只管变好,世界终将以最好的方式回应你的努力。

image

在维基上叫“出丑效果”。

出丑效应(英语:Pratfall effect)也称仰巴脚效应犯错误效应白璧微瑕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指个人犯错后人际吸引力发生变化的趋势,这取决于个人的感知能力。特别的是,有能力的人在犯错后往往会变得更加讨人喜欢。但普通人即便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往往会变得不那么讨人喜欢。最初是由艾略特·阿隆森于1966年描述[1]。此后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以分离性别、自尊和错误严重程度对吸引力和讨人喜欢度变化的影响。当用作一种行销形式时,偶尔被称为瑕不掩瑜效应(Blemishing effect),出丑效应的概括通常用于解释犯错误所带来的违反直觉的好处。